更多>>信息公告
-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市“民法典宣传月” 活动的
- ·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 的通知
- ·关于报送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领导干部学法清
- ·关于推进落实《“1名村(居)法律顾问+ N名法律
- ·关于印发《武汉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年
- ·关于开展2023年度武汉市十大普法主题 活动评选工
-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市民法典主题宣传 活动的通
- ·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 的通知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关于报送2022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国和全省“民主法治 示范村(
- ·关于印发《关于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 培
- · 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7-12 10:41 浏览次数:次
核心阅读
社会组织一定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合作对象,防止“搭错车”。社会组织开展合作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对合作方的资质、能力、信用等进行甄别考察,对合作项目全程监督。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以“慈善”“公益”为名,行牟利之实,这样的基金会运作之路越来越多地被堵死。
近日,民政部在加强监管方面再下一成,对一些基金会只挂名不监管、违规参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违规行为发出禁令,提示基金会要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注重高质量发展。“基金会在开展合作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对专项基金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民政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
“基金会”名头显然已不再“好用”,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正在将那些可以利用基金会“做事”的漏洞一一补上。
以慈善之名欺诈敛财
7月13日,郭美美将刑满出狱。
郭美美凭借一己之力搅动了整个中国公益界,激发了民众对于红十字会捐款去向问题的舆论狂潮。
如果说郭美美利用慈善机构包装自己,或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熠熠生辉”,后果尚在其意料之外的话,那么,有人利用“基金会”的名头下了很大一盘棋,其严重危害后果则正是其刻意追求的不择手段的牟利。
今年3月底,多个顶着“国字头”名号的“基金会”运作民族资产解冻的骗局被民政部和公安部揭开。
在公安机关先后侦破的多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中,不少是犯罪分子打着社会组织的名义如“中华民族爱心基金会”“中国梦想启航基金会”“中华民族扶贫基金会”等,通过伪造政府公文、证件、印章,编造“民族大业”“精准扶贫”“慈善富民”等所谓公益慈善项目,利用微信群等方式发展人员、实施诈骗。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活动诱惑能力强、蔓延速度快,严重侵害群众财产权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慈善联合会法律顾问张凌霄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类似的以“慈善之名”行“不法之实”的情况非常多,犯罪分子利用慈善的感召力,打了一手“感情牌”,借助新型传播方式,喊着“爱心公益、慈善互助、精准扶贫”等口号,进行洗钱、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活动,以慈善之名欺诈敛财,用“情怀”加利益诱惑公众参与,非常具有迷惑性。而“基金会”,则成了犯罪分子“完美的外衣”。
违规经营公益成生意
鉴于这类诈骗犯罪活动中,用的“基金会”多是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法社会组织,所以对于这类骗局的识破,通过“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核实活动举办方的合法身份,认真甄别网络上和微信群里的各类所谓“基金会”等组织和“公益慈善项目”等方式即可做到。
但真正的基金会也并非能全部做到洁身自好。2016年初成立的北京中旭公益基金会,就以公益慈善为名参与房地产促销返利。
北京中旭公益基金会和湖北、广东的两家房地产企业合作开展“安居扶助计划”:符合标准的购房者买这两家开发商的房产,开发商把购房款的20%捐赠给中旭公益基金会,基金会再以补贴款的形式分20年返还给购房者,返还总额是购房款的50%。
民政部门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基金会的公益慈善宗旨,属于超出基金会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并且存在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北京中旭公益基金会因此被北京市民政局撤销登记,涉嫌挪用资金的问题被移交警方。
张凌霄说,近年来,有一些基金会违规参与市场经营,盲目参与高风险投资,把公益做成了“生意”。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大到购房补贴,小到保健品促销,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曾在合作基金会做过捐赠,甚至取得了一些“荣誉”,博取了基金会的信任,利用部分基金会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以及对于自身的品牌保护意识的薄弱甚至缺失,打着与某某基金会战略合作或者某某基金会指定产品等名义,甚至通过移花接木、制造假新闻等手段蒙骗群众,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
让慈善回归需各界努力
近两年,民政部门对于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管与处罚力度都在不断加大。仅仅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民政部网站就多次公布了对于基金会的行政处罚。
此次民政部对于基金会的对外开展合作束上“紧箍”。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基金会以“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参与单位”“指导单位”等方式开展合作活动的,应当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加强对活动全程的监管,不得以挂名方式参与合作,不得“挂而不管”“顾而不问”。
基金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确需开展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提出申请。
张凌霄指出,基金会参与到各类评奖收费的行为确实存在。这些评奖收费的“基金会”,往往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甚至“世界”“联合国”之类的名头,以基金会的名义,高举“慈善”大旗,很容易打动一些商人和企业,有助敛财,且隐蔽性高。
在张凌霄看来,无论是搞民族资产解冻、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还是各种评奖收费,很大程度上其原因在于公众对相关领域认知不深,缺乏对合法社会组织的辨识意识和能力,对于慈善与商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利用了人们的“恻隐之心”。
“此外,我们的部分社会组织,媒体、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不经过严谨审慎的甄别,为一些企业甚至不法分子的‘行善’行为站台,也增加了迷惑性和公信力,为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张凌霄说。
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继续发生?张凌霄提出如下建议:对于社会组织特别是基金会而言,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维护好自身的品牌形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品牌保护体系,做好舆情监测和危机管理,在当下互联网新媒体的环境中,是至关重要甚至迫在眉睫的工作。
社会组织一定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合作对象,防止“搭错车”。开展合作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履行内部民主议事程序,对合作方的资质、能力、信用等进行甄别考察,对合作协议内容认真审核,对合作项目全程监督。
此外,基金会对于设立专项基金的合作对象也因持审慎态度,不能盲目追求数量。
“骗局止于智者,公众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和提高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不要有一夜暴富的想法,面对可疑并承诺巨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要高度警惕。”张凌霄说。
“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法律规制,让慈善回归慈善,在于净化和改变滋生伪善和恶意的土壤,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张凌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