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理论调研 > 理论调研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以法制建设保障城市水资源可续利用

    发布时间:2019-01-11 15:33    浏览次数:
武汉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  叶辉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道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国家节水行动保障水资源的可续利用。
    武汉市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伟大战略目标,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实现系统、科学、依法治水。这充分反映了1000万武汉人的对拥有良好水环境的共同期盼。
水资源优势为复兴大武汉注入了新的特点
    两江、百湖是武汉市最宝贵的水资源宝库,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众所周知,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
    一是“水”分量重。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打造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文创中心,任何一个方面都包含“水”的内容,需要“水”的支撑,水资源、水环境至关重要,复兴大武汉,“水”的分量重。
    二是“谋”思路宽。建设国际化大武汉,打造国际交往中心,营商环境、生活环境与国际先进城市接轨,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水是城市文化的最好载体,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允许我们多元化布局,只要用好、管好、保护好,就不会存在水资源问题的后顾之忧,使城市在国际化进程中,道路变得更为宽阔。
    三是“负”责任强。建设生态化大武汉,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滨江滨湖生态特色彰显,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武汉丰富的水资源承载着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高耗水产业,协调好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才能为国家担重责,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大武汉谋复兴。
依法治水严守“三条红线”助推大武汉复兴
    综上所述,“水”支撑着大武汉的复兴,只有把水资源管理好,大武汉复兴才可持续;管理不好,不仅支撑不了大武汉的复兴伟业,反而会成为发展中的沉重包袱。因此,大武汉的复兴必须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支撑。
    控制用水总量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基点。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和使用条件,但是决不能错误的理解为流经武汉的水就是武汉的水资源。因此,有效控制用水总量,不仅是实现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作为丰水地区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的体现。
    2000年以来,我市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由120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3410亿元,但用水总量不升反降,由43.8亿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34.6亿立方米,较好地实现了用水总量控制。
    进入“十三五”,我市经济将步入经济结构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将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宏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在2021年达到2万亿元,但显然,我们绝不能允许用水总量也实现倍增,要更加严格地加以控制,《水法》等涉水法律法规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指明了方向,坚定不移继续实施取水许可和对非居民用水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等有效的用水管理制度,执行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确保全市用水总量控制用水红线以内。
    提高用水效率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在我国,水资源总体上的严重短缺和水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的粗放同时并存。武汉市作为全国节水型城市,在提高用水效率方面成绩是显著的。2000年~2017年,我市万元GDP取水量由363立方米降低到26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由465立方米降低到3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率由48%提高到90%。
    当然,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和单位依然存在着由于节水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严格、节水投入不足等而导致用水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将是我市通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进一步不断提高用水效率的潜力所在。
    限制排污总量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根本落脚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缓解水的供需矛盾,二是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丰水城市而言,主要是后者。保护水资源,一是开展水生态修复,改善现有水资源体的质量,二是严格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对于丰水城市而言,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实现对排污总量限制,防止水资源再度污染与破坏,确保水功能区功能的达标或提升。
    目前,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武汉市水功能区达标较之过去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与国家和湖北省“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提高到75%以上”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排污总量限制,不断提升水功能区达标率,除了继续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照节水减污,节水减排的管理思路,大力开展节约用水,防止用水浪费,提高用水效率,实现城市用水和污水总量控制。
依法行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刚性需求,水本身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又不是普通商品,无法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节,因此必须运用行政手段加以调控,节水行政管理就成为节水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要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控制污染排放,归纳起来,要依靠三种手段开展节水工作,一靠政策法规,二靠技术应用,三靠执法引导。为此,必须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做好水资源立法工作,落实国家相关节约水和保护水的政策,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提升企事业单位开展节水工作主动性;二是加快节水新技术的应用,引进、研发和转化节水技术成果,合理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国家关于节能降耗技改项目的鼓励政策。三是坚持对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对违法用水行为进行行政执法,指导企事业单位开展节水单元载体建设,提供管理和技术上的服务。
开展节水管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有合格的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能力建设。作为合格的水务执法者必须做到“两懂”,既懂法,也懂行。
    懂法,要求执法者熟悉法律条文,能告知;理解法律内涵,能说清;领会法律要义,能落实。开展节水行政执法工作,必须基于丰水地区水资源特点来谈节水,懂得了“节水减排”,就全面理解了“厉行节约用水”的真正要义,就是“懂法”,节水管理、执法就能做到理直气壮、以理服人,就能做到文明执法。
懂行,了解政策,做好支撑工作;练就本领,做到精准定位;储备知识,做好技术服务。执法并不是节水管理的唯一“宝典”,每个企事业单位用水特点都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行业也会出现不同问题,执法人员不但要熟悉法条,还必须熟悉技术,执法是形式,指导才是根本,落脚点是全社会水效的提高。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局,事关武汉复兴伟业,事关人民福祉,水务人要本着执法为公,执法为民的精神,推进城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使全市人民在充分享受滨江滨水带来的幸福的同时,也广泛树立起爱水、惜水、节水意识,并一起行动起来,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支撑大武汉复兴的伟业,为国家节水行动写上浓厚一笔。

 

友情连接: | 中国普法网| 湖北司法行政| 湖北法治网| 武汉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