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理论调研 > 理论调研
“正本清源” 铲除非法集资的生存土壤(武昌区普法办)

    发布时间:2018-10-16 16:09    浏览次数:
    武昌区是全市非法集资案件重灾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形势严峻、任务繁重。武昌区普法办高度重视“防范与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处非宣教工作连续三年被纳入全区重点特色工作项目。2018年,按照省、市重点工作部署,武昌区继续加大力度深化开展非法集资集中整顿行动,全区共开展处非专题讲座1013场,张贴宣传海报2970余份,入户发放宣传册9.9万余册,面对面解答群众咨询30万余人次。
    区普法办多方探索并积极尝试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处非宣教工作新途径,国家工作人员、律师、物业从业人员、社会团体、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处非宣教大普法工作格局已全面铺开。
一、专业挂帅,建设普法“智力库”。我区高度重视普法讲师团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了一支法治信念坚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热情高涨、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水平较高的普法讲师团队伍。普法讲师团源源不断地为法治武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已发展成为我区各项普法工作赖以顺利开展的“人才智库”。
    2018年以来,普法讲师团成员紧紧围绕“处非”工作,为党委政府各项“处非”决策提供法律支撑、为全区人民提供法律服务。区普法办多次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召开座谈会,就处非工作听取讲师团成员意见。讲师团提出的诸如“培养物业从业人员风控意识”、“借力高校社团打击校园贷”等处非工作新思路,对我区“处非”工作给予了极大启示。由讲师团三名律师合作编辑的PPT课件《物业公司识别与防范非法集资指南》,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
二、贴身护航,打造法律“服务团”。2013年,我区正式启动社区律师工作;2014年,实现“社区律师服务”全覆盖。在处非宣教工作中,社区律师零距离接触群众,能够紧密结合社区群众需求,适时开展处非讲座,提供处非咨询及法律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处非”宣教工作人少事多的矛盾。
    区普法办高度重视社区法律顾问业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法律顾问群体“处非”宣讲能力提升大练兵。邀请武汉市司法局律管处李峥处长及应征防范非法集资、防范金融风险公益活动律师刘伟对社区法律顾问进行处非专项培训。借力社区律师,打通了“处非”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一线步哨,拓展监管“全版图”。物业从业人员是我区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重要依托。非法集资公司往往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办理完备的工商税务手续,伪造各类证书等手段骗取群众信任。物业公司处于服务入驻企业第一线,与政府部门相比,更能及时发现问题识别风险。
    武昌区房管局已明确将各楼宇物业公司履行入驻企业非法集资风险核查、第一发现、报告、处置的责任纳入对物业公司的考核管理范畴。我区正着力培养千名金融风险监督员,区普法办紧密结合当前处非工作形势,因时制宜组织开展100余场物业从业人员处非专题培训,为物业从业人员提升非法集资风险企业识别能力,增强风险控制责任意识提供了科学指引。
四、根植厚土,孵化民间“新势力”。区普法办通过整合我区各类社会团体及义务普法志愿者资源,搭建普法志愿服务平台,积极培育民间普法“新势力”。目前,我区有法治文艺团体8个,大学生普法志愿者两千余人。8个法治文艺团体在普法办多方指导下认真编排具有武昌特色的“处非”文艺节目,集中开展处非文艺巡展活动。南湖艺术团、武汉说唱团等艺术团体开展“处非”巡演累积达30余场。
    武昌区坐拥多所知名院校,如何有效应对“校园贷”问题,也是区普法办正着力破解的一大难题。2018年,武昌区参与“四个100”法治创建工作提上日程,“法治建设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成为区普法办指导各高等院校开展普法工作的有力抓手。区普法办与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联合组建“武昌区普法志愿者团队”。在普法办指导下,珞珈山街尝试多方联合“武汉大学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区教育局联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志愿者协会开展深层次维护校园金融安全法治宣传活动。区普法办将继续加大与辖区高校合作力度,扩建“武昌区普法志愿者团队”,同时邀请金融专家,组织辖区范围内大学生法治社团开展反校园贷专项培训,充分发挥学生法治社团志愿者作用,以点带面打击校园贷问题,维护校园金融安全。
五、创新形式,开启宣教大格局。与时俱进,创新处非宣教工作形式是推动解决我区非法集资问题的关键。区普法办充分整合利用各类普法资源开展处非宣教活动:一是原创“漫画普法”,设计制作《防范非法集资宣教专辑》,专辑共包括《漫画说法》、《案例汇编》、《维权指南》三种。采取“漫画+文字”的编辑形式,将漫画元素充分融入到普法宣传之中,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前,已印制30000套发放社区居民;二是统筹“阵地普法”,武昌区普法办前后共投入约两百万余元,先后建成了洪山公园法治文化园、首义路千家街法治文化示范带、南湖华锦社区法治长廊、四美塘宪法主题公园、积玉桥凤凰城社区法治文化微公园、白沙洲堤东社区法治文化园等六大法治文化地标,在处非工作中,充分利用各法治阵地开展“处非”普法活动百余场;三是探索“电影普法”,区普法办制作的普法栏目剧《法哥来了:警惕海市蜃楼的非法集资》,于3月13日在武汉广播电视台科技生活频道播出。同时拍摄制作了一条简短的处非公益广告,在辖区公共场所及各楼宇电子显示屏进行循环播放,做好处非进楼宇工作。
六、线上线下,打破普法“次元壁”。进一步拓展“谁执法谁普法”的内涵及外延,在辖区各金融机构全面推进“谁服务谁普法”工作机制建设。通过试点建设一批金融机构“处非”宣传教育阵地,发展培养一批金融专业义务宣传兵,加强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银行营业网点等金融机构电子显示屏播放“处非”公益广告、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识,引导金融机构职工对各类账户交易中涉嫌非法集资资金异动进行分析识别,及时上报有关单位。
    同时加强新媒体在处非宣传教育中的运用,充分利用武昌普法微信群、“武昌律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时联合“徐家棚街微邻里”、“融合粮道”、“南湖花园城”、“智慧积玉”等街道微信公众号,即时发布武昌区“处非宣教”活动动态,通过法治故事、原创漫画、网络软文、公益广告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各类“防范非法集资”公众号文章。“为了保护居民切身经济利益,白沙今天做了这件事”、“3.15,不仅要打假,还要处非”等微信公众号文章获得了较高点击量,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处非宣教”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

 

友情连接: | 中国普法网| 湖北司法行政| 湖北法治网| 武汉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