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公告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关于报送2022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国和全省“民主法治 示范村(
- ·关于印发《关于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 培
- · 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的通知
- ·关于报送2022年度全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典型案(事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关于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情
- ·关于印发《武汉市第五届“普法网红”评选活动
- ·关于组织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活动
- ·关于开展全市党内法规知识竞赛的通知
- ·关于加强长江保护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
武汉市 “七五” 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江岸区西马街道
发布时间:2019-04-09 10:31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04-09 10:31 浏览次数:次
2016年以来,西马街道始终把贯彻实施“七五”普法工作当作推进全街道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围绕区、街重点和中心工作,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以西马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平台,深入开展“法治三进”、“法律六进”活动,落实法治惠民(企)工作,探索“三代”机制,推进七五普法工作顺利实施,七五普法中期工作取得了预期目标。
一、建立完善普法工作机制。
每年年初,街道召开全街干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形成全街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组织领导坚强。及时调整普法依法治理以及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明确了普法领导小组成员法治宣传工作职责,研究普法依法治理、依法治街和推进法治示范街道及社区建设工作。二是学习制度完善。坚持落实街道工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将学法半小时普法任务融入周四学习计划,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目标。2016年、2017年、2018年度全街无纸化学习、考试均达优秀。三是会议制度常态。研究部署、指导推进全街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力于普法工作整体推进和平衡发展。四是工作经费保障有力。三年来,先后出资近5万余元征订楚天法治、法制日报、法制与新闻等报刊。
二、普法宣传氛围浓厚。
街道积极开展七五普法宣传和法治惠民(企)活动,深入开展“三百”活动,组织“法律六进”、“法治三进”,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建设“三级同创”。利用广播、标语、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在“4.15”国家安全日、“6.26”禁毒宣传日、“12.4”国家宪法宣传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结合寒暑假,大力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一是以街道普法为龙头,法治大讲堂建设规范。实行干部带头普法活动,各包点领导利用下社区参加支部党日活动上党课时开展普法宣传及法律服务工作。结合拼搏赶超要求,明确普法工作季度目标,按月推进、分步落实。通过法治大讲堂,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深入开展。三年来,街道和社区多次组织观看法治微电影、参加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法治大讲堂200余场。二是以律师说法为推手,“法润万家——面对面”主题活动开展频繁。街道充分发挥律师作用,擦亮“徐广说法”品牌,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以群众最关心的防范金融风险、征地拆迁、《信访条例》、《宪法》、《监察法》为内容,开展普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服务;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知识问答,法律援助等方式,开展面对面主题活动。实现了街道城管执法律师驻队服务,校园法务室“全覆盖”,率先开讲《少年法治公开课》。三是以“法治+”社区主题日活动为纽带,居民普法参与率得到提升。发挥退休党员和义务宣传队作用,让有法律素养的志愿者、党员群众“现身说法”,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传播现实版的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体会,增强普法宣传的说服力。对社区自治组织、校园弱势人群、楼宇经济及其物业机构、专业市场人群开展宣传普法活动,惠及群众大约5000余人。四是“法治街道”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有成效。在全街大力开展创建“法治街道”活动,详细制定普法工作方案,完善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以及街道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全街多部门参与共建法治街道氛围浓厚。2018年江汉北路社区、高雄社区、金门社区被评为“法治示范社区”。
三、法治资源力量有效整合。
为深入开展依法治街工作力度,统筹辖区司法所、法庭、派出所、仲裁机构、街道社区和辖区律师事务所的力量,建立以党员、先模人物为主的“红马甲”调解团队,与辖区20多家物业公司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多元要素聚集、多元共治格局,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以驻社区律师为骨干,邀请律师事务所和长期从事专项业务的专家,组建法律志愿队和“红色物业联盟”,参与“三方联动”,为全面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提供法律服务。在街道大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推动志愿调解队伍建设,借力“双万双联”、“万警进社区”、“千名安保进户”活动,不断完善民调队伍的功能,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一、建立完善普法工作机制。
每年年初,街道召开全街干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形成全街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组织领导坚强。及时调整普法依法治理以及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明确了普法领导小组成员法治宣传工作职责,研究普法依法治理、依法治街和推进法治示范街道及社区建设工作。二是学习制度完善。坚持落实街道工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将学法半小时普法任务融入周四学习计划,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目标。2016年、2017年、2018年度全街无纸化学习、考试均达优秀。三是会议制度常态。研究部署、指导推进全街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力于普法工作整体推进和平衡发展。四是工作经费保障有力。三年来,先后出资近5万余元征订楚天法治、法制日报、法制与新闻等报刊。
二、普法宣传氛围浓厚。
街道积极开展七五普法宣传和法治惠民(企)活动,深入开展“三百”活动,组织“法律六进”、“法治三进”,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建设“三级同创”。利用广播、标语、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在“4.15”国家安全日、“6.26”禁毒宣传日、“12.4”国家宪法宣传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结合寒暑假,大力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一是以街道普法为龙头,法治大讲堂建设规范。实行干部带头普法活动,各包点领导利用下社区参加支部党日活动上党课时开展普法宣传及法律服务工作。结合拼搏赶超要求,明确普法工作季度目标,按月推进、分步落实。通过法治大讲堂,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深入开展。三年来,街道和社区多次组织观看法治微电影、参加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法治大讲堂200余场。二是以律师说法为推手,“法润万家——面对面”主题活动开展频繁。街道充分发挥律师作用,擦亮“徐广说法”品牌,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以群众最关心的防范金融风险、征地拆迁、《信访条例》、《宪法》、《监察法》为内容,开展普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服务;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知识问答,法律援助等方式,开展面对面主题活动。实现了街道城管执法律师驻队服务,校园法务室“全覆盖”,率先开讲《少年法治公开课》。三是以“法治+”社区主题日活动为纽带,居民普法参与率得到提升。发挥退休党员和义务宣传队作用,让有法律素养的志愿者、党员群众“现身说法”,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传播现实版的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体会,增强普法宣传的说服力。对社区自治组织、校园弱势人群、楼宇经济及其物业机构、专业市场人群开展宣传普法活动,惠及群众大约5000余人。四是“法治街道”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有成效。在全街大力开展创建“法治街道”活动,详细制定普法工作方案,完善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以及街道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全街多部门参与共建法治街道氛围浓厚。2018年江汉北路社区、高雄社区、金门社区被评为“法治示范社区”。
三、法治资源力量有效整合。
为深入开展依法治街工作力度,统筹辖区司法所、法庭、派出所、仲裁机构、街道社区和辖区律师事务所的力量,建立以党员、先模人物为主的“红马甲”调解团队,与辖区20多家物业公司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多元要素聚集、多元共治格局,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以驻社区律师为骨干,邀请律师事务所和长期从事专项业务的专家,组建法律志愿队和“红色物业联盟”,参与“三方联动”,为全面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提供法律服务。在街道大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推动志愿调解队伍建设,借力“双万双联”、“万警进社区”、“千名安保进户”活动,不断完善民调队伍的功能,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四、法治惠民(企)工作深入开展。
街道着眼提高法治建设能力和水平,指导街道政府中心、社区建立完善居民代表议事、社区居务公开、惠民资金使用、法律学习培训等制度,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融入街道社区政务服务治理。让街道党(政)务,社区党(居)务等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在法治轨道上前进,让法治惠民、群众受益。一是充分发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作用,成立8个社区综治工作室,将法治服务窗口前移,研判矛盾纠纷案情,积极参与化解信访积案,通过固定诉求、律师参与、司法调解方式进行化解,实现矛盾解决、关系和谐、群众受益的三赢局面。二是紧贴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典型案例,帮助外来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学法,使参学对象进一步熟悉法律,提高了参与者的法律实践性。三年来,社区服刑人员参与普法活动100余次。三是“三代”机制破解基层难题。结合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2017年街道率先推出诉求代理、意愿代言、事务代办的“三代”机制,并将该机制与化解信访积案有机融合,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在法治思维下进行,三年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成功化解信访积案8件。“三代”普法机制的实践经验,受到市区领导充分肯定,《长安》杂志、《法制日报》、《长江日报》、长江网、斗鱼直播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2018年6月,“三代”机制写入了市委《武汉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若干规定(试行)》文件。
街道着眼提高法治建设能力和水平,指导街道政府中心、社区建立完善居民代表议事、社区居务公开、惠民资金使用、法律学习培训等制度,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融入街道社区政务服务治理。让街道党(政)务,社区党(居)务等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在法治轨道上前进,让法治惠民、群众受益。一是充分发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作用,成立8个社区综治工作室,将法治服务窗口前移,研判矛盾纠纷案情,积极参与化解信访积案,通过固定诉求、律师参与、司法调解方式进行化解,实现矛盾解决、关系和谐、群众受益的三赢局面。二是紧贴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典型案例,帮助外来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学法,使参学对象进一步熟悉法律,提高了参与者的法律实践性。三年来,社区服刑人员参与普法活动100余次。三是“三代”机制破解基层难题。结合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2017年街道率先推出诉求代理、意愿代言、事务代办的“三代”机制,并将该机制与化解信访积案有机融合,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在法治思维下进行,三年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成功化解信访积案8件。“三代”普法机制的实践经验,受到市区领导充分肯定,《长安》杂志、《法制日报》、《长江日报》、长江网、斗鱼直播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2018年6月,“三代”机制写入了市委《武汉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若干规定(试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