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法治新闻 > 法治新闻
法学领域专家学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17 17:32    浏览次数:

坚持依宪立法  维护宪法权威

莫纪宏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独作为一部分,围绕着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其中第一项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报告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领悟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要求,就要进一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由此可见,以宪法为核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初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

为了保证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符合宪法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的要求。合宪性审查就要确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的要求,在制度上要确立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为了保障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立法法第三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一定要抓好“依宪立法”。坚持“依宪立法”原则,使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与宪法相一致,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始终以宪法为核心。必须确立“依宪立法”在立法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并使得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确保立法工作和法律体系建设体现法制统一性特征、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最高法律权威。

(作者为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马怀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部署了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重要任务,对依法行政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更高的标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加快行政立法,为建立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供制度支撑。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于法治政府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治政府就是形象,严格执法也是政绩。要加强教育培训,引导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严格执法的观念。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需要重点解决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约束行政机关的裁量权行使,保障行政执法公平公正。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重点在基层。只有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公信力。在纵向执法权配置上,要根据基层治理的迫切需要,合理下放基层能够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权,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在横向执法权整合上,要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有效整合执法主体,探索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

树立司法权威,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要求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协调化解矛盾,一揽子解决相关争议,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行政诉讼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完善行政裁决、行政调解、信访等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充分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专业性强、方便快捷、力量完备等优势,把握权力界限,防止突破法律底线解决行政纠纷。要强化溯源治理、增强诉中引导、做好判后释明、建立府院联动协调机制,推动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

(作者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持之以恒推动司法改革

周光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法治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我们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建设之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门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部署了18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进一步作出部署,强调要严格公正司法。

在推动司法改革、确保司法公正方面,司法机关进行了大量探索。司法机关深刻理解“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的精神实质,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刑事司法领域,司法机关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的原则和要求,确保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坚决守住防范冤错案件的底线。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模式向协作式转化,促进刑事司法由“治罪”向“治理”转化。在民事领域,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形成党委领导下协同共治解纷的大格局,依靠党的领导,建成了世界上联动资源最多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为人民群众化解纠纷提供菜单式服务,就地解决纠纷,减轻老百姓的讼累。全社会对司法的认同感、接受度明显增强,带动了公众法治观念的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之不断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勇前进,持之以恒地全方位推动司法改革。

各级司法机关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持续深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提高证人出庭率、二审开庭率,切实防范冤错案件,有效保障人权,依法纠正更多涉产权、涉民营企业家的冤错案件;提高民事诉讼效率,持续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不断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统筹推进互联网司法,打造智慧法院、智慧检务的响亮名片;进一步规范司法权运行,建立更加有效的司法活动制约监督机制,确保对裁判结论“胜败皆服”,为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贡献司法机关的力量,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司法公正。

(作者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付子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知耻者,无所不为。”没有道德滋养,法律实施也将缺乏坚实社会基础。法律只有转化为人的内心自觉,才能为更多人所尊崇所运用。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要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全民普法和守法。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此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有力方式。通过不断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方式,提高违法成本、降低守法和维权成本,彰显法律权威。坚决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公正不合理现象。通过法治化治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就会产生“头雁效应”。法治精神要求领导干部提升法治素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要把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建设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必备素质,进而通过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为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友情连接: | 中国普法网| 湖北司法行政| 湖北法治网| 武汉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