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法治新闻 > 法治新闻
职场失信多为欺诈等五类行为 司法亮剑联合破解

    发布时间:2019-04-04 10:53    浏览次数:

简历造假、自制病假条、获得京户后即违约离职、涂改劳动合同……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劳动法分会共同举办劳动争议案件审判与劳动关系诚信建设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劳动关系诚信建设主题社会报告》。根据北京市法院系统最新调研数据,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其中涉及诚信问题的案件占据了相当比重。

“现实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存在的一些失信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社会顽疾。”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法院系统将与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向职场失信行为亮剑。

简历造假成职场潜规则

作为敲门砖,简历可谓职场入门的重要一环。可有的求职者为博关注,在简历里不顾事实夸大甚至杜撰经历,罗某就是因此聪明反被聪明误。

此前,罗某在简历中虚构学历与工作经历,凭借着光鲜的简历顺利入职某信息公司。然而,入职后其不堪的表现让公司对其简历产生了质疑,并最终查实罗某在简历中造假。事后,该公司以罗某不符合试用期录用情形为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始料未及的是,罗某认为自己工作状态良好,符合录用条件,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并将公司告上了法院,但罗某并未对其求职过程中的简历造假行为作出合理解释,经法院审理,判决认定信息公司与罗某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失信问题在劳资双方都普遍存在,双方抱着信息难以互通的侥幸心理,夸大事实、恶意违法违约非常普遍。”作为业内资深人士,跟对人猎头联盟平台股东合伙人孟宪丽谈及职场诚信缺失,深恶痛绝。

《法制日报》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定制简历”,出现的搜索结果有100页之多,价格从1元至数千元不等,最简单的服务为提供模板自己套用,豪华定制版则包括一对一电话求职指导、敏感问题破解、全套简历代写、模拟面试等。

在众多服务中,“代写英文简历”几乎成为所有商家标配,部分商家在介绍中还直接展示了买家秀——“店家写得很好啊,下次有英语不会的还找你哟”。

记者联系这家店铺客服后,称“我英语很差,但招聘公司需要一份专业的英文简历,可否帮忙代写?”

“没问题,1天内就能代写完最专业的英文简历。”商家随即回复。

就这样,原本英语水平欠佳的求职者,在商家的“帮助”下,也可变得“最专业”。

在北京高院民一庭庭长单国钧看来,诚实守信作为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劳动合同的建立时、履行中,甚至终止后。招聘和求职应聘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对于劳动者而言,应保证简历信息真实,要纠正先夸大其词或虚构事实入职,事后再弥补的侥幸心理,不能以“骗”的方式蒙混过关,否则必将适得其反。

欺诈等五类不诚信行为居多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求职者看中公司薪金、有的求职者看中企业实力,而有的求职者看中的则只是户口指标。

在此次北京高院公布的劳动关系诚信建设十大典型案例中,还有用人单位以签订其他协议方式掩盖劳动关系、涂改劳动合同、劳动者虚构事假理由、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等鲜活案例。《报告》指出,目前涉及诚信问题的劳动争议案件主要包括欺诈、显失公平、伪造变造材料等五个类型。

在用人单位不诚信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如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聘用协议”,或利用与第三方签订“承包合同”“挂靠协议”等,虚构民事关系或多单位混同用工,故意掩盖真实用工关系;以银行转账、签字领取现金两种方式发放工资,或多次以现金形式发放工资,掩盖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标准;在劳动者因工受伤后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拒绝配合劳动者申报工伤,拒绝承担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等。

在劳动者不诚信方面,一些劳动者利用工作便利、管理漏洞侵占或者私自使用用人单位财物,给用人单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违反用人单位考勤规章制度,不及时履行请假手续,委托同事代打卡或代签到,甚至有部分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交虚假病假条等。

还有一些案件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失信,比如,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办理住房按揭或购车贷款手续时开具虚假收入证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串通将工资、年终奖、提成等进行拆分发放,达到偷逃税款、减少社会保险缴费数额等目的。

形成打击合力打造诚信职场

“在现实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存在的诸多不诚信行为,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对于如何破解目前存在的职场不诚信问题,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劳动法分会会长姜俊禄认为,应强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作为信用主体的诚信建设,创新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建立诚实守约和守信经营的约束机制,加大对重点涉信组织信用记录的审查力度。同时,健全个人信用档案应用机制,加强对重点涉及人群的监管力度,增强个人诚信自律和公民守法意识。此外,建议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加大惩戒力度,对不诚信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根据不诚信行为的情节轻重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并通过将裁判文书进行网上公开的方式,加大对不诚信当事人的威慑力度。

“在业内,已有部分公司开始探索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建立企业和员工的信用体系,形成企业、员工、第三方交叉互证的职场信息链。”孟宪丽说,在这个信息平台里,员工的个人学历、业绩表现、过失过错等信息一目了然,形成分级可查的个人职场档案,企业对员工的待遇等级、合规文件、劳资奖惩记录等信息也会对外公示,防范失信问题发生。

这样的业内探索方向也正是北京高院所倡导的,此外,北京法院还将加强对失信当事人的批评教育,积极通过公开庭审、庭审直播、媒体宣传等方式对此类案件进行广泛报道;在法律文书中强化对失信现象的描述,明确当事人的失信内容,及时将法律文书进行网上公开,发挥文书网上公开的监督和警示作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实信用原则还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是评判诉讼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维护司法秩序的必要保障。”北京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构建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北京法院系统将积极主动与工商部门、劳动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稽核部门、税务部门建立工作联系,通过司法建议函等方式向相关执法部门提供违法线索,协助其他部门加强执法监督,形成打击劳动领域失信现象合力,营造良好的职场诚信环境。

 

友情连接: | 中国普法网| 湖北司法行政| 湖北法治网| 武汉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