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普法动态 > 新洲区 > 新洲区
我与社区矫正工作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8-11-27 19:20    浏览次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进入司法行政系统从事社区矫正工作近一年了,恍若昨日。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让我觉得仿佛依然坚持在教育战线,一样的教育,不一样的方式,不一样的受教人群,但是始终坚守一颗爱心、保持一份耐心、坚定一种认真、维持一颗初心,一样会赢得社区矫正对象如同学生对老师般的尊敬!

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是社会中重点人群,是一支灰色大军,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我深刻地意识到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监管和刑释解矫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对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开始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不久,我认识到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缺乏正确理解,产生主观上的错误认知。我辖区内有这样一名矫正对象,他现年54岁,因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他第一次来司法所报到时,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这每个月来报道都只是形式而已,汇报资料那些你帮我写,我要养家糊口,不一定有时间来。”他的这种认知态度,给刚开始接触这项工作的我当头一棒,我才认识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远不像我以为的那般可以从容应对。

为了加强这群特殊人群管理,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切实提高社区矫正人员教育改造质量,帮助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我所定期对矫正对象进行个别谈话学习教育,集中学习教育,组织矫正对象参加社区劳动,为了培养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通过参加社区服务,社区矫正对象们的劳动积极性都很高,不怕脏不怕累。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社区矫正对象们都表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并表示以前的违法行为让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以后将多参加社区服务以回报社会。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不仅仅是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劳动回报社会,更是让他们能够在劳动中受到教育,明白自食其力、遵纪守法才是实现人身价值的正确途径。

在工作中,我通过以下几点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

一、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矫正的正确认识

我所通过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入矫教育,通过扎实的组织矫正人员学习社区矫正各项管理规定,使其从思想上摆正态度、积极服从监管教育;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时将社区矫正的有关解释和规定纳入普法的内容当中,全面提高本乡民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准确理解,避免出现认知误区。

二、丰富多样工作方法,帮教并重

社区矫正人员是一群特殊群体,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在他们的内心里有着不同的思想缺陷和被扭曲的心灵,这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面对一些不服从监管的矫正人员,我们灵活运用工作方法。在日常监管中,严格管理,奖惩结合,通过法制教育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认知程度;再通过个别谈话教育学习,更好地了解他们近期生活情况以及内心观念、思想动态的变化;最后,通过发送法律法规的宣传资料和短信来促使他们加强法律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慢慢形成长效机制。

三、定期走访及时与服刑人员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严格落实管理监管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服刑人员的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与配合。家是无论你受了多大的伤害,你都可以依靠的避风港。对待社区矫正人员这样特殊的家人,亲人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心。同时,作为他们的朋友要懂得倾听,语气要委婉,让他们感到不再是被排斥的对象。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早日以阳光心态回归社会这个大家庭。社区矫正作为行刑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仅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满足了罪犯再社会化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谐。

四、建立社区矫正小组

我所除做好日常监管和考核工作外,还成立社区矫正小组,吸收社区矫正对象的亲属、基层组织、所在单位或学校及有关单位的人员参加。这些人员与社区矫正对象有密切的联系,最贴近社区矫正对象,最能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矫正情况,对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了解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状态,严格按照社区矫正的规章制度,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矫正监督管教。运用平等、尊重、接纳、注重教育转化等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与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面对面的工作,鼓励他们增强立足社会、直面人生的信心和能力,并为解决他们心理、法律、生活、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或问题,提供真诚的帮助、服务和指导,以促使他们加快改过自新的步伐,从而帮助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早日融入社会大家庭,成为守法的合格公民。 

                            新洲区司法局双柳司法所  涂凡 

 

友情连接: | 中国普法网| 湖北司法行政| 湖北法治网| 武汉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