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法治新闻 > 法治新闻
武汉市司法局:讲好良法善治的武汉故事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法治保障

    发布时间:2022-10-14 14:39    浏览次数:
“这是改正通知书,请您在20日之前办理好污水排水管网许可证。”9月1日上午10时34分,后湖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的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后湖一路的一处洗车店进行现场执法。当天是武汉市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依法正式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第一天。就在今年3月,武汉在全市试点建立基层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模式。此次试点工作由司法部在全国部分省市县乡开展,武汉是试点中全国唯一的副省级省会城市。
 
    近年来,武汉市司法局循法而行,依法而治,以高标准法治政府建设带动高标准法治社会建设,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法治保障。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修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律师周四有约活动;在全国率先打造“普法网红”;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创建社区矫正“心”模式。
 
    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都凝聚着武汉司法行政人的素养和初心。
 
    新时代面临新任务,新任务需要新担当。武汉市司法局将对标一流,努力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法律的温度。
 

武汉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入推进“为民办实事”活动。
 
    ■ 加强党的领导为法治建设领航定向
 
    2021年11月30日,武汉市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开展专题学法活动。武汉市司法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近两年来,督促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1.58万余场,参加人数28.3万余人;还督促各部门举办机关干部法治讲座9470余场,参加人员46.9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切实履行市委依法治市办统筹谋划、组织协调、督查督办职责,起草并推动出台《法治武汉建设实施方案》《武汉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武汉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重要举措分工方案,明确全市法治建设发展“总蓝图”,统筹推进法治武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组织四个协调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中心工作,督促各区相应成立机构、完善制度并跟进抓好全面依法治区工作。
 
    狠抓工作和责任落实,出台《武汉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完善法治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将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责情况、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等纳入年度述职述廉述法、法治督察和全面依法治国考核,推动法治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 推进法治武汉建设立良法促善治
 
    2021年11月1日,《武汉市供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二次供水问题有了明确说法,第53条增加了“水压”两个字,减掉了“所有权人”四个字。武汉市司法局立法二处工作人员李明解释:“确保水压符合国家标准,明确二次供水设施的责任单位为供水管理单位,而不再是原所有权人,也就是用户。减的是居民负担,增的是供水单位的管理责任。”
 
    立良法、促善治。武汉市司法局始终坚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积极协调推进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营商环境、城市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等领域立法,以“小切口”“小快灵”等解决立法的“大问题”和“急需求”。及时出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等地方立法项目;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编制市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125件。
 
    与此同时,武汉市始终坚持立改废并举。2021年以来,武汉市司法局注重加强营商环境制度供给,提请出台相关领域地方性法规4件、政府规章8件。组织对99部地方性法规、144件市政府规章、1249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修改与优化营商环境不一致的条款30余条。
 
    ■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以法为尺
 
    2020年12月18日,申请人邓某某向武汉市行政复议服务中心递交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并对复议机关表示感谢。原来在复议过程中,经复议机关的调解,社保经办机构主动改正行政行为,当事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妥善化解行政争议。近年来,武汉市司法局坚持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已归集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数据600余万条。
 
    就在今年9月1日,武汉市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依法正式以街道办事处名义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和经法定程序下放的涉及城管、城建等13个领域行政处罚、行政检查和行政强制事项的行政执法权。
 
    在武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现常态化。据统计,2021年武汉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2180件行政复议案件,按时审结率达100%,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2.8%,“一把手”出庭应诉率达22%。
 
    今年8月31日,武汉市行政复议管辖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除海关、金融、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等实行以中央为主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行政机关以及国家安全机关外,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均只保留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由本级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
 
    ■ 擦亮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王亚军是国浩律师(武汉)事务所的一名律师,2012年开始,他为武汉一家氢能产业科技公司提供法务支持,并在2018年帮助该企业完成海外零配件公司的收购。“这次收购涉及3个国家,所以相关法律规定各有不同。”王亚军介绍。
 
    王亚军和这家民营企业合作10年,同时,他参加“同心·律师服务团”也整整10年。2012年3月,武汉市委统战部、武汉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共同组建“同心·律师服务团”,宗旨是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至今已经坚持10年为民营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去年5月21日,武汉市“同心·律师服务团”正式启动“同心助企·才智服务进基层”助推民企成长公益法律服务系列活动。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一直以来,武汉市司法局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名片”,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统筹律师、公证等专业资源优势,多方联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真正把优质服务送进园区、送进企业,组织律师为万余家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4万余次,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 用法治力量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洪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代师傅填写完经济困难状况承诺书后,工作人员当场受理了其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援助申请。2021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被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前群众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该证明需要申请人先到所在社区开具,然后到所在街道盖章,需要群众跑两趟。现在只需实事求是签订承诺书,法援律师就可提供法律服务。
 
    2020年以来,武汉市司法局推动清理取消市级证明事项197项,其中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共32项,市直部门文件设定的共165项。并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通过“减证”为群众“减负”。
 
    今年,武汉市司法局再推民生实事项目,为7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首次遗嘱公证。今年以来,市属各公证处已为200余位75岁以上老人办理免费的首次遗嘱公证,共免除费用29.6万余元。
 
    9月14日,武汉市司法局收到一封手写感谢信。写信的李奶奶特别感谢武汉市尚信公证处公证员李博为她办理了免费的遗嘱公证。纸短情长,一封感谢信鼓舞和勉励了武汉司法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
 
    ■ 让全民普法守法成为社会共识
 
    “七五”普法以来,武汉市司法局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与质效,全市大普法格局基本形成。
 
    武汉市司法局聚焦中心大局,通过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疫情防控等法治宣传主题活动,积极构建以微信、抖音、“法哥来啦”等新媒体互动式、体验式“普法+融媒体”矩阵,着力打造出了一批叫得响的普法品牌,实现了普法宣传由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普法文旅轻骑兵”“法护青芽”“普法网红”已成为活跃在城市中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人民网发表评论员文章,点赞武汉普法“形式新、平台新、内容新、主题新”。
 
    开展“法律六进”等法治宣传活动20余万场次,覆盖群众1800余万人次,市民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初步形成,群众的法治建设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
 
    ■ 化解矛盾纠纷践行枫桥经验
 
    因为忘记关水龙头,造成楼下住户的地板和家具损坏,家住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南苑社区的老杨,一度和邻居闹得有些不愉快。门栋组长将此事向网格员反映后,社区民调委员会主任徐胜红马上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徐胜红分别向双方当事人、物业公司和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房屋渗水程度以及当事双方调解需求。经过徐胜红的释法,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至此这起邻里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近年来,武汉市司法局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在全市搭建市、区、街三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婚姻登记处设置“家庭辅导工作室”,打造“流动调解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10年坚持造就了一批“国”字号调委会。优化现有武汉市人民调解系统,建立数据应用和分析平台,对系统内录入案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引入司法确认,增强调解协议书法律效力,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人民调解工作。
 
    ■ 教育矫正助力疏心治本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武汉市司法局以矫治心理问题为切入口,运用心理学专业技术,开展针对性心理教育,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打开心结,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自2019年3月,推出“蒲公英回家”项目,充分发挥“帮教力量多元化、教育改造人性化”两大特色,采用志愿者参与和专业机构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一系列阳光志愿行动、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教育帮扶,有力促进了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2022年,全市共有32名心理咨询师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测评、心理访谈、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心理矫治服务,从市、区两个层面,着力在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对社区矫正对象精准教育帮扶,提升整体心理健康素养。
 
    今年,武汉市司法局以省级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品牌创建为抓手,精心培育“一区一品”,目前市区两级已申报“蒲公英回家”“心岸·心安”“汉阳树下”等5个品牌,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教育矫正品牌。

 

友情连接: | 中国普法网| 湖北司法行政| 湖北法治网| 武汉律师网